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23新)
校园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委 > 校园文化 > 校园活动 > 正文
第五届"博采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作者:xywhuser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1-12-21

 

逝去的年华、逝去的心

    “人生如只若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每次诵读这首诗时,觉得甚是悲凉。时而也会猜想写这首诗的人到底经历了一个怎样让人醉生梦死、心灰意冷的故事。

     意难忘,黛玉曾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然而,当黛玉泪尽时,贾府大院也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在蓝色的记忆里,宝玉初见黛玉细看形容后便与众各别:“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若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想必黛玉听了心里也应是暖暖的‘甜甜的。在黛玉入住贾府之后的日子里便与宝玉日久生情,时而为他哭,时而为他笑。悲悲合合…命运便是如此,将一段似乎不可能的姻缘牵在一起之后,却要另一段姻缘为此牺牲。牵错了红线…使得宝钗流泪守寡渡空房、黛玉泪尽丧命独自悲、宝玉叹尽人生遁空门…一幕幕无可奈何的悲剧就这样上演着,无法挽回,无法改变…

     倘若人生如只若初见,宝玉不曾为黛玉灌溉吟诗,黛玉不必为还泪走这人生一遭…或许悲不必从中来。一个阆苑仙葩,一个美玉无瑕。没奇缘?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空劳牵挂…或许就像黛玉说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那片白茫茫大地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足矣。没有如若,一切都是那么地令人心悲、心悲的让人不舍…

     也曾还记得陆游与唐婉的情深似海。一曲《钗头凤》注入了多少写不尽的悲与痛。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怕人寻问,咽泪装欢,有无尽的身不由己…

     倘若人生真的可以如初见,想陆游与唐婉便可不必忍受后来的相思之苦。他们可以永远青梅竹马,不必理会尘世的繁杂,无怨亦无悔…

     看着这些已经逝去的先辈们的爱情悲曲。让我不禁联想到如今大学生门的校园恋情。有人的校园恋情无所谓合于分,而有的人却将校园恋情看得过重。没有对与错。一切都在默默的上演着。

     前几日,朋友打来电话对我哭诉与男友分了。说谈了三年的恋爱,男友突然对她说没有未来。哭得歇斯底里。或许这就是现在的恋情。盲目中带有冲动。他要和你分,原因是没有未来。你又能说什么呢?难道他说的不对吗?未来。这个尖锐又现实的问题竟成了阻碍校园恋情继续的障碍。其实我想说,校园恋情需要用未来衡量吗?一开始便知道不可能有结果,可你还是去招惹她了;而她呢,也知道没有结局,可还是和你交往了…从此你们便演绎着一段让众同学羡慕的恋情。她也沉浸在这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恋情中。你们也曾有海誓山盟。或许没有陆游与唐婉那样充满诗情画意,可也那样纯真、浪漫。而他突然有一天对你说没有未来,因而要分手。你需要挽留吗?我知道她想。可挽留了又有什么用呢…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他真的是因为没有未来而结束这段恋情吗?还是他早已不再想去持续这段他认为可有可无的恋情…无须挽留。该走的依然会走,该来的也一样会来…只是来的过于汹涌,走得过于平静…两者之间得不到对等,从而使她撕心裂肺的痛,却无地倾诉。

     倘若人生只若如初见,他见她的纯真时,止于欣赏;她见他的英俊时,停于爱慕…或许他就无须承受这宿命的悲、轮回的痛;他也无须点燃香烟抽寂寞与伤心。

     纵观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与物,希望如初见的有何止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如果将美国比喻成一位强者,那么无疑伊拉克就是那位弱者。在两千零三年的那场因石油问题而大动干戈、引起战争销烟的美伊两国最终都损失惨重。在伊拉克的战场上销烟弥漫着天空、黑暗包围着整个城市。空虚与无奈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双双无助的眼睛在对世界严刑拷问…因为美国政府的得陇望蜀而使其损失约两百亿美元与高达百名将士。更有那在伊拉克战场上为国殉职的无数英豪,还有一些无辜善良的平凡老百姓。战争使他们流离失所;战争使他们恐慌无助;战争使他们哀莫大于心死…

     原本无意流离,却不得不过着颠沛的生活…倘若人生如只若初见,美国政府会紧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和平”与“发展”。不会肆意的发动战争,也许伊拉克的百姓会生活的比现在更好,美国也不会落的非法入侵的话柄…

     然而人生怎能永远如只若初见。当历史已成为真相,我们想对其遗留的伤口进行抚慰时,我们想到的只有如若。却不知当我们自以为是的如若时,多少人的情欢就在我们的如若里消逝了。

     那些逝去的年华里承载了太多的月落缠绵;那些逝去的心里有太多的思念成碎…

     没有如若。因为已经走过这历程。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留恋…纵有不舍…也须应用心去窖藏这美丽而伤感的岁月…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团工委记者站

2011年12月20日

上一条:第五届"博采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下一条:第五届"博采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示


校 址: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路57号     联系电话:029-62976698

Copyright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陕ICP备14010968号-1 、陕ICP备14010968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1102000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