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统计学院顺利召开“十五五”规划调研会

2025-09-15

为科学谋划 “十五五” 时期建设方向与路径,9月12日下午,经济与统计学院“十五五”规划调研会在知信楼4220会议室顺利召开。院长苏永乐,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侯方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经济与统计学院院长周晓维,执行院长张英辉,代理副院长陈小辉,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王蔓及各系、教研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校锐主持。

会上,周晓维以 “回顾过往、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为核心,对学院 “十四五” 期间的工作成果进行全面总结。他指出,过去五年,学院紧紧围绕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以 “一流专业” 建设为抓手,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党政思政与学院治理五大领域均取得显著突破,但也客观的指出了学院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高层次教学成果与科研项目突破不足、师资职称结构断层、部分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等,并结合新经济环境、数智化发展、产教融合深化等外部形势,提出 “十五五” 期间的规划思路。

紧接着,张英辉、陈小辉及专业带头人围绕 “十五五” 发展规划中的专业建设、规划编制、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了交流探讨,既有对学院发展全局的宏观思考,也有对具体工作的细节研判。侯方勇强调,规划编制需高站位,跳出学院视角对标优秀院校,设定合理且具挑战性的目标。同时还应加强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升学与就业质量,确保规划成效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上。校锐结合民办院校规律与学院实际,针对 “十五五”规划提出关键观点。她指出,部分传统专业优势弱化,需建立投入产出评估机制,动态跟踪专业建设。同时,需通过 “毕业生薪资水平”“行业口碑” 等数据,反向验证人才培养质量,及时调整投入方向,打造以 “家长认可度” 为重要标尺的品牌专业。

最后,苏永乐做总结发言。他围绕学校以“省内高水平特色财经类院校”目标,提出 “专业-师资- 评估” 一体化建设思路。专业建设上,以数智化、交叉化为导向,在现有专业融入新技术模块并超前布局新兴领域专业,同时推进本硕一体化以提升学科层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施分层培养计划,助力不同阶段教师成长,严控新进教师学历门槛以优化结构。他强调,应以教学成果奖申报、合格评估为抓手,推动“双师型”教师质量提升、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确保规划举措落地为可量化考核的教学成果。

此次“十五五”规划调研会的召开,为经济与统计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奋力开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新局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文  经济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