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025-05-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情怀,5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唐琳、刘丹两名教师带领38名大学生前往西安市新城区八路西安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以“红色足迹探寻”为主题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重温抗战岁月中的红色记忆,在历史实景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汲取奋进力量。

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

八路军办事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国统区开展革命工作的重要阵地,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办事处旧址的陈列展厅、办公区域及生活场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解说,生动还原了八路军战士和革命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办事处如何在复杂局势下传递党的声音、筹集物资、营救同志,以及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工作生活的细节。同学们驻足凝视陈列柜中的破旧军衣、煤油灯、泛黄文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精神。

沉浸式体验,激发青年担当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模拟的战时会议室里,一场“虚拟党课”带领大家重温了《论持久战》等重要文献的精神内涵;两位老师现场进行了授课。唐老师给学生们讲授了八陆军办事处的重要作用,刘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八路军办事处的建筑布局与设施功能。让学生明白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成立与发展是时代大势所趋,是为抗战大局服务。

来自财政2401班王少豪同学感慨道,“以前在书本上学习历史,今天身临其境才更能体会到‘理想信念’四个字的分量。革命先辈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和平年代,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将思政课搬到革命纪念馆,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思政教育创新的一次尝试。通过实地参观,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历史情境中,这种沉浸式学习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从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动力。引导青年学生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下一步,将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推动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办事处旧址前庄严宣誓,承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刻苦学习、锤炼品格,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