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我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在厦门大学组织了为期一周的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创新高级研修班”。人文艺术分院共派九名教师参加。9月18日下午,人文艺术分院特组织召开了厦门学习心得汇报交流会,交流会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分院全体教工参与,史亚萌、马洁婷以及张阿维三位参会代表进行学习心得交流汇报,第二个环节为小组讨论,将全体教工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由一名参会教师进行心得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发言。


分院汇报环节,辅导员代表史亚萌说道,在本次研学过程中她受益匪浅,研学内容涵盖丰富。厦门大学教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的教学方法使人开拓眼界、增强能力,提高认知。史老师表示教师需有自己的教学特点,人格魅力,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积累、创新,才能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推动学校进步。

教师代表马洁婷表示在为期七天的研学中,厦大教师鲜明的教学风格,出色的专业技能,多学科融合的知识储备及令人敬佩的职业态度使她感触颇深。此次研学向每位参会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传送经验。教授们专业的知识以及激情的讲授,使她热血沸腾,提高了理论水平。面对高等教育工作,青年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拓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执行院长张阿维分享到,研学过程中触动及震撼较大。首先,各位教授在多媒体高速发展的现代教学中,还会用到传统板书,体现教师的基本技能。教学课件与板书相辅相成,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第二,教师应该学习如何选择及讲述案例,并注意教学节奏,才能更好的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第三,备课是教学重中之重,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人才目标、课程体系、学科观点,思想方法四个方面整体对待一门课程。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高标准、高要求。在生活中对学生爱心、有温度,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体现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
随后各个教研室组织开展小组讨论。

广电教研室主任许璐作为参会骨干教师,她分享到,教师需具备的核心能力为自身专业知识,这是实践教学、专业建设及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起点。

广告教研室郑亚灵老师指出,作为大学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坚实的史学积淀、严密的逻辑分析才能支撑起一个好的大学课堂。

环境教研室主任尹妮给大家分享了她的四点感受:第一,扎实专业素养;第二,平衡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的时间冲突,第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第四,培养个人文化素养。
产品设计专业负责人辛路娟老师希望教师在课余时间多多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与精神内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

英语教研室张景表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眼界,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并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考思辨能力,和学生一起努力成长,最终成为具有有趣灵魂的人。
此次交流活动讨论深入而广泛,切实将学校组织的研修班的成果辐射到了分院的每一个教工,参会教师通过PPT展示了学习过程,学习心得以及个人思考,其他教师也借此看到了厦门大学高水平教师的风采,开拓了教学的思路,启发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学校以后的各种学习和研修活动。学而思,思而行,行而果,相信我们的教师会将所见所学融入的课堂教学中去,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图/文 吴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