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延安,红旗猎猎,初心滚烫。“百万学子延安行”实践团踏上这片红色热土,用三天时间追寻革命足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刻感悟延安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力量。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安排,7月11日至13日,我校团委组织各学院团学骨干40余人,赴圣地延安开展红色实践研学,团委副书记魏相婷和人文艺术学院团工委书记王静文参与有关活动。
7月11日,实践团走进枣园革命旧址,在窑洞间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峥嵘岁月;驻足张思德雕像前,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的永恒内涵;在四八烈士陵园,面对着烈士陵墓,沉痛缅怀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先烈。夜幕降临,大型红色演出《延安延安》将大家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个人的眼眶中无一不饱含热泪。

带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实践团成员开启了第二天的研学之旅。7月12日,宝塔山下的晨曦中,实践团成员仰望这座象征革命精神的地标,感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赤子情怀。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珍贵的史料实物还原了边区建设的艰辛历程;杨家岭的窑洞里,仿佛仍回荡着延安整风运动的思想光芒。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惠小峰教授的《弘扬延安精神,争做好青年》专题讲座,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新时代青年当以延安精神为指引,勇担时代使命。课后,大家学唱陕北民歌、学扭秧歌,在欢声笑语中触摸延安的民俗温度。

7月13日,实践团前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其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培养出十余万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党和军队发展、抗战与解放战争胜利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人才基础。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串联起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史诗。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纷纷表示,当以历史为镜,以先辈为范,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奋斗脚步接续向前。
三天的研学之旅,是“百万学子延安行”实践团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延安岁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辉煌史诗,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光辉篇章。“百万学子延安行”活动,以延安这片红色沃土为课堂,让广大青年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与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这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回望与致敬,更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激活。
从枣园的灯光到宝塔山的晨曦,从抗大的校训到纪念馆的史诗,实践团成员在触摸历史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在感悟精神中明确了使命担当。这不仅是一次个体的成长之旅,更是新时代青年与革命先辈的精神对话,彰显了青年一代传承红色血脉、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坚定决心。未来,相信更多青年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璀璨的光芒,以青春之力续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图/文 团委